“履新”8个多月,他成了居民身边的“调解达人”~
美文示范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回暖产业链上下游持续受益
必一运动官网
《调度方案》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强化流域统一调度和管理的要求,围绕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维系良好生态环境的目标,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用水需求及调入调出区关系,将淮河干流及12条重要跨省河湖、83座重要控制性水工程、9项重要跨流域调水工程以及规模以上重要取用水户纳入淮河水资源统一调度。《调度方案》从供水调度、下泄流量(水量)调度两方面,提出了调度原则和干支流统一调度的实施路径,可有效指导年度水资源调度计划的编制、实施和淮河水资源实时调度。同时《调度方案》进一步强化了流域管理机构对淮河水资源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的职责。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对接区,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区,区域地位十分重要,实施好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对保障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淮河干支流水系复杂、水库闸坝众多、供用水矛盾突出,调入、调出关系复杂,水资源统一调度方案编制难度大。根据水利部部署,2020年淮委启动淮河水资源调度方案编制工作,充分总结淮河及沙颍河、涡河、史灌河等支流年度水资源调度实践经验,加强淮河干流来水、用水规律分析研究,并多次组织开展专家咨询和技术讨论,充分征求、多次协调流域四省意见,编制并持续完善调度方案,力求调度方案切合流域实际,可操作、可执行、可落地。历经四年多时间,《调度方案》于2024年7月通过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组织的审查,近日终获水利部批复。水利部批复要求,淮委及流域四省水利厅强化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全面提升流域水安全保障能力,推动淮河保护治理高质量发展。
必一运动官网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快培养和储备国家战略急需人才力量具有深远意义。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据统计,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49年的0.26%,提高到2023年的60.2%;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共有高等学校3074所,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763.19万人。未来,人才自主培养必须聚焦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聚焦打造国际竞争优势,持续提升人才培养的供需匹配度,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立德树人关系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关系国家长治久安,也关系每个学子及其家庭的切身福祉。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因此,人才自主培养必须聚焦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引导学生把坚定信仰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把坚实信念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把坚强信心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培根铸魂、启智润心,遵循规律、明确方向,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培养体现时代精神、符合时代需要、厚植家国情怀的高素质人才。
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相互支撑。高素质的劳动者对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关键性作用。人才自主培养必须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必一运动官网,提升科学性、前瞻性和系统性,强化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的牵引作用,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过程中,源源不断地培养对标国家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助推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的探索、研发、转化。必须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高等教育发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凸显人才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必须强化科教协同育人,健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体制机制必一运动官网,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多层次,以“创新之教育培养创造之人才,创造之人才造就创新之国家”。同时,推动教育系统与产业系统、社会系统、科技系统的有效链接、有机融合,有序推进教育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推动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构建科技创新联合体,建设人才集聚新高地。
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从全球首个“海空一体”跨域航行器平台,到被誉为“行走高原的生态美容师”的草地修复项目,从极低腐蚀速率的不锈镁,到大模型赋能的智能教学平台……在前不久举行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上,涌现出一批中国青年领衔的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社会效益好的精彩项目必一运动官网,充分展现了我国当前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卓越成果。未来,我国人才自主培养既要聚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也要关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一运动官网,锚定世界一流水准,以更高的历史站位、更深邃的国际视野,汲取人才培养的先进国际经验,汇聚人才培养的优质国际资源,激发我国在自主人才培养方面的巨大潜能优势,在深化国际合作和文明交流互鉴中不断提升广大人才的“胜任力”,展现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作者:丁义浩 杜昊/均系东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